众所周知,幼儿阶段的孩子,待在家里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长的。对孩子以后的影响,也是比较深远的。孩子是家长的影子,每个家长,无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我听到很多家长说,希望孩子将来比自己更好。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,现在只能辛苦拼命;家长在孩子小时候,没有给予应该的教养;孩子长大了,一定会埋怨家长“为什么不好好教育我,如果能早点发现和解决身上的坏习惯,现在也不至于如此”。所以,特别是在大城市,很多家长都会东奔西走,为了能够给予合理的教育,进行优秀的教育培训。这不仅寄予了厚望,也是为了避免重走老路。
有一次坐地铁,奶奶带着孙子,放学回家的路上。孩子在玩弄着玩具,奶奶在旁边不断地说“虽然这次考试不错,但是还没到满分,不要骄傲,要学会谦虚”,孙子一脸迷茫地说“奶奶,啥是谦虚?”。我以为会有高深的理论出来,然而却是听起来随意,思考起来有意义的话。奶奶说“谦虚就是,别人考99分,也要对别人说,我还缺一分努力;考了100分,要说这是碰巧而已,下次就不一定了”。孙子点点头,继续摆弄着玩具。在家庭生活中,能够像奶奶这样,聪明睿智的也不在少数。目前,很多家长已经开始关注素质教育,而非纯粹的分数决定未来。
家长已经深刻的明白,学习成绩只能看出孩子一个方面的能力。而未来的考核是全方位,多层次的。并不是一味向外求索知识和技能,当孩子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的时候,却束手无策了。生活是一张大大的考卷,而答案就在家庭和社会中。在家庭中,父母要教会孩子,做在家庭中应该做的事情。否则,等孩子到了其他家庭,或自己将来成家的时候,就不懂得要做什么,以什么态度和方式来处理人际沟通,社会交往等。有家长说,到学校或社会上自然就会了。如果缺乏沟通和交际,如何学会呢?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,也离不开人际交往。人际交往的原型,就是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。
有的家长说,在家里总是吵吵闹闹,是不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了。其实呢,是家长对孩子充满了希望,唯恐出现错误,甚至粗心大意。将来孩子在学校或社会上,会吃亏的。当孩子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,就会感觉这种要求,其实是另一种关爱。如果家长之间相互顶嘴,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要求,也会产生排斥。家长之间相互宽容,彼此和睦,能把事情合理解决,这无不是很好的教育。父母下班之后,小点的孩子,会推着小车,出去游玩一会儿;大点的孩子,会陪伴孩子分享学习中,快乐的经历。解决问题,其实就是帮助孩子理清思路。看起来是在解决课本上的题目,其实,也是在锻炼孩子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方法。
天童教育觉得,大多数家长心里都很清楚,一味地放纵,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。所以,有的人会在暑期,或放学的时候,参与一些亲子活动。培养孩子独立性,自觉习惯,学习兴趣,专注力和自信心,解决问题和创新力,责任心等。其实,这些良好的品行,都是一以贯之的。在具体实践中,在生活中的小事上,就可以逐渐得以锻炼。需要家长用心去体会,然后,该让孩子做的,就大胆去做;不该让孩子做的,就一定要树立规矩。并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和条件,从而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认知。